纸张环压试验机通过对环形试样施加垂直方向的压力,测定其所能承受的zui大压力值(即环压强度),单位通常为千牛 / 米(kN/m) 或牛(N)。那么,在纸张环压试验机的操作规程是确保测试结果准确、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依据,需严格遵循标准流程(参考 GB/T 2679.8、ISO 12192 等标准),具体步骤如下:

一、操作前准备
环境检查
确认实验室环境符合标准:温度 23±1℃,相对湿度 50±2%,避免阳光直射、剧烈振动或气流干扰。
设备放置在水平、稳固的工作台面,确保机架无晃动,接地线路连接可靠(防止静电干扰)。
试样准备
按标准要求裁取环形试样:通常为外径 12.7mm、内径 6.35mm、高度 15mm 的圆环(不同标准可能略有差异),使用专用取样器裁切,确保边缘平整、无毛刺、无褶皱。
试样需在上述标准环境中平衡至少 4 小时(若试样含水率超标,需延长平衡时间),并记录环境温湿度。
每组试样数量不少于 5 个(取平均值作为结果),剔除明显破损或变形的试样。
设备检查
检查设备外观:电源线、数据线连接完好,无破损;机架、压板无油污、杂物。
检查加压机构:上、下压板表面平整,无划痕或异物;手动移动压板,确认升降顺畅,无卡顿。
校准确认:查看设备校准证书,确保在有效期内(通常每年校准一次),力值传感器精度符合要求(误差≤±1%)。
开机预热:打开主机电源和控制系统(如触摸屏或计算机软件),预热 10-15 分钟,待设备参数稳定(如压力显示归零)。
二、测试操作步骤
参数设置
在控制系统中选择 “环压测试” 模式,设置测试速度(通常为 10mm/min,按标准或客户要求调整)。
设置停止条件:选择 “试样断裂自动停机” 或 “最大压力保持后停机”,确保设备能捕捉峰值力。
若需自动计算平均值,可设置 “试样组数”(如 5 个 / 组)。
试样装夹
手动操作设备使上、下压板间距略大于试样高度(如 16-18mm),确保试样能顺利放入。
将一个试样垂直放入下压板中心位置,确保试样轴线与压板中心线对齐(可通过压板上的定位标记辅助对齐),避免试样歪斜。
轻推试样,确认其底部与下压板完全接触,无悬空。
开始测试
点击控制系统中的 “启动” 按钮,设备开始按设定速度驱动上压板下降,匀速加压。
测试过程中,观察试样状态:若出现明显偏移或设备异常(如异响、压力值骤变),立即按下 “急停” 按钮,停机检查。
当试样被压溃(断裂或明显变形)时,设备自动记录最大压力值(峰值),并驱动上压板自动返程至初始位置。
重复测试
取出已测试样,清理压板表面残留碎片(若有)。
按步骤 2-3 依次测试其余试样,确保每个试样装夹位置一致,避免操作误差。
记录每个试样的测试数据(或由系统自动存储)。
三、测试后处理
数据计算与记录
测试完成后,系统自动显示每组试样的峰值力(单位:N),计算平均值(保留两位小数)。
若需换算为环压强度(kN/m),按公式计算:环压强度 =(平均峰值力 ×1000)/ 试样宽度(m)(注:环形试样宽度即高度 15mm=0.015m,具体按标准公式执行)。
填写测试报告,记录试样信息(材质、规格、批号)、环境条件、测试数据、平均值及操作人员。
设备复位与清洁
关闭测试程序,将设备参数恢复至初始状态(如压板回归原点)。
用干净软布擦拭上、下压板及工作台面,去除纸屑、油污,若有顽固污渍可蘸少量酒精擦拭。
整理试样残片,分类回收(如可回收废纸)。
依次关闭控制系统和主机电源,断开总电源。
设备维护
若设备长期不用,需每周通电预热一次(30 分钟),防止电子元件受潮。
每月检查传动机构(如丝杠、导轨),添加专用润滑油(按设备说明书型号),确保升降顺畅。
定期(每 3 个月)检查传感器连接线,避免松动影响数据精度。
四、注意事项
安全操作:测试时手部远离压板运动区域,禁止在加压过程中触摸试样或调整设备;设备运行时不得拆卸防护罩(若有)。
数据有效性:若单个试样数据与平均值偏差超过 10%,需重新测试该试样(排除操作失误或试样缺陷)。
异常处理:如遇设备死机、压力值显示异常,先关闭电源,等待 5 分钟后重启;若故障持续,联系专业维修人员,禁止自行拆解。
遵循以上规程可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,同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,为纸张环压性能的质量评估提供可靠依据。